作者:时间:2022-11-11浏览量: 0
原文链接:https://www.bis.org/review/r221109h.pdf
时间:2022年11月9日 来源:新加坡中央银行
气候变化不再是预测,它正在成为现实。今天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超过了早期的气候模型。我们是在为我们的生命赛跑,要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除非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共同行动起来,否则我们就会输掉这场竞赛。
目前,世界距离净零排放轨道还很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在上升,而不是下降。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起来开始去碳,我们就有可能突破临界点,导致灾难性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给生命和生计带来难以想象的风险。
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为向净零排放的过渡提供资金。脱碳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情。我们还必须平衡脱碳和发展。世界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可持续发展和新技术,以便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据估计,每年需要9.2万亿美元。这比目前每年的投资多3.5万亿美元。
我们需要共同行动。气候挑战太大,政府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我们需要全球的努力和每个国家的全社会的做法。跨公共、私营和人民部门的有效伙伴关系将是调动有效和公正过渡所需资金的关键。
作为亚洲领先的全球金融中心,新加坡可以在调动这些资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支持亚洲向净零金融转型方面。在新加坡,我们通过三个关键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种策略——混合融资,将公共和私人资本协同起来,用于那些几乎不具备融资能力的项目。新兴市场的许多绿色和转型项目带来的风险与其预期收益不相称。我们需要催化资本来提高项目的可融资性,并吸纳私营部门的资本。混合金融还包括将融资与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和制度支持结合起来,以降低风险和增强可融资性。
混合融资并不新鲜,但要扩大规模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大约一个月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举行了首届“向净零金融转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领导人和专家——来自工业界、学术界、政府和多边开发银行——讨论了混合金融扩大规模所需的具体细节。
第一,需要更大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来准备项目。这在项目开发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经济体。过渡性项目需要精心设计,有明确的目标和透明的指标,以吸引私人资本。
二是完善风险缓解和风险转移机制。我们需要来自公共部门、多边开发银行和慈善机构的催化性和减让性资金,以提高项目的可融资性,并吸纳更多的私营部门资金。这将意味着重新审视多边开发银行的融资模式和激励结构。